时间:2022-09-02 23:15:45 | 浏览:1667
香芋长势喜人,还有一个多月便迎来丰收,果蔬种植基地正如火如荼地建设……走进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麓阳村,丰富的产业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
刘圩香米香芋基地航拍图(青秀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刘圩香米香芋基地位于富锌产业园示范区,该项目一期种植100多亩优质香芋并带动群众种植500亩晚稻香米。刘圩镇麓阳村瑞米特种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杨人仕介绍,再过一个多月,100多亩香芋就迎来成熟收获的季节,香米也已经播种下去,村里通过发展香米香芋产业带动村里的17户脱贫户家庭收入翻了一倍。该基地正在谋划建设1个约500平方米农产品加工区。记者了解到,“刘圩香芋”已于2016年获得农业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所产香芋肉质粉、香气浓,是深受市场欢迎的食品,不仅走出了广西,还远销东南亚多国。
“我们已经和两家企业开展合作,推动开展农产品深加工。我们会将香芋加工成芋头粉和芋头泥,未来还打算将香芋生产规模扩展到500亩。”杨人仕介绍。
除了香米香芋产业,在槐里村富锌产业园示范区的槐里果蔬基地建设也如火如荼。槐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光安介绍:“我们这个果蔬基地预计9月份可以开始正式进行蔬菜种植,希望以点带面,先带动整个槐里村的蔬菜产业发展,下一步带动周边村庄一起发展蔬菜产业。”目前,槐里果蔬示范基地建设已完成清表150亩,正在开展规划设计,完成了120亩土地平整,新建电动调温大棚、包菜育种等工作进展顺利。“蔬菜生长周期短,产值比较高,收益比较高,村民也都期待能加入到发展蔬菜生产的队伍中来。”李光安说,希望以槐里村果蔬基地为示范,联动刘圩镇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打造富锌农产品收购加工电商物流平台,借助强大的电商和物流网络,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的“任督二脉”,带动村民共同发家致富。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转载内容及配图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内容真实性由原作者保留,本号不做承诺,如涉及内容、图片的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来源:文/南宁晚报 图/南宁晚报、青秀区融媒体中心、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编辑:南宁市农业信息中心
法律顾问单位:广西法严律师事务所
如需转载分享,请注明来源“南宁农业”微信公众号,谢谢合作。
刘怀英 王健 封面新闻记者刘彦谷3月27日,一场“不见面”的“线上”招商引资推介会在四川广元利州区举行。与以往推介招商形式不同,活动现场变“面对面”为“屏对屏”,实现了跨区域、跨城市“隔空”洽谈交流。此次通过“云签约”了10个重大产业项目,
“明年春天,这里的垂丝海棠、玉兰、樱花、红梅都开了,肯定美得很。”12月18日下午4点多,巴中恩阳大梁山上,园艺工人张俊华和老姐妹们正蹲在新植的草坪里,加紧栽种树苗。山下,恩阳古镇北入口,花间堂精品酒店一期工程最后一幢建筑正拔地而起。40多
江夏金口南部为武汉重要的快生菜生产基地,且无城镇建设用地,要想城镇与嘉鱼县的潘湾工业园连着几乎没有可能,不过这影响不大,潘湾工业园也没有跟嘉鱼县城连着,同城发展也并不全是城市建成区相连。金口新城规划 依托武深高速法泗出口,潘湾工业园与江夏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 记者 高菊 通讯员 高静 9月12日上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洛龙专场举行。洛龙区围绕“坚持高质量,建设首善区”主题,以洛南大地发生的“四大嬗变”为切入点,生动展示该区在“首善之区”建设方面取得
身处浅山区,鹤壁市鹤山区有着工业老区的固有属性,在煤矿资源殆尽的今天,在工业产业谋求转型发展的同时,大量劳动力外出,留在家中的大多是妇孺老幼,如何让这部分人增收,是鹤山区在不断思考的问题。“想拥有自己的香椿树吗,快来西顶村来做客,承包自己的
抓项目,赢未来。抓服务,促发展。今年年初以来,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武王街道紧扣区委“12356”工作思路,践行“13710”工作机制,落实“1+4”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着力将企业“大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崔学庆)近日,新乡市凤泉区委书记杨洁带队,先后到凤泉区汉风博物馆、凤凰山景区,对文化旅游资源及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度调研。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明彬、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艳伟参加调研。杨洁强调,要将文化旅游与乡村振
9月15日,市委副书记王现坤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村问题厕所排查整改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等工作深入任泽区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决策部署,多措并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白子军、孙亚杰 记者李建成)近日,承德市双滦区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涉及跨境电商、装备制造等领域。今年,该区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7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4亿元。今年以来,双滦区强化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建设,立足产业基础和
河北日报讯(记者尉迟国利)平泉市坚持“人才兴市”发展战略,聚焦市域发展人才需求,加强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建设。聚焦产业布局,着力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持续实施“一产业一基地、一平台一团队”引才育才模式,不断推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