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青秀区坚持“护田”“增田”共同推进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2022-09-02 23:16:14 616

摘要:初夏时节,在位于青秀区长塘镇的中国—东盟稻作文化产业园,千亩沃野上,绿油油的水稻正茁壮成长,成群白鹭飞过,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在这美丽画卷的背后,离不开青秀区对每一寸耕地的守护。今年以来,青秀区深入贯彻落...

初夏时节,在位于青秀区长塘镇的中国—东盟稻作文化产业园,千亩沃野上,绿油油的水稻正茁壮成长,成群白鹭飞过,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在这美丽画卷的背后,离不开青秀区对每一寸耕地的守护。

今年以来,青秀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区、全市田长制工作会议部署,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围绕“护田”加强耕地保护,围绕“增田”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幅度提高当地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真正让种粮农民有甜头、有盼头。

土地“从分到合”

耕作效率“由低变高”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这句《插秧诗》是对过去农民插秧情景的生动描写。如今在青秀区的农村,从平整土地到插秧到田间管理再到水稻收割,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大大提高了效率,减轻了农民负担。

调配农药、放置水泵,预设播撒区域……近日,在中国—东盟稻作文化产业园内,伴随着急速的“嗡嗡”声,一架无人机在葱郁的稻田上空来回穿梭,旋翼下巨大的气流推动农药雾流均匀散开、精准喷洒。该产业园首期“小块并大块、坡地变平地”已完成1000亩,三期开发完成后,种植面积将达到3000亩,并通过全面推广机械化生产和无公害水稻种植,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在中国—东盟稻作文化产业园,秧苗茁壮成长。图为农户在进行田间管理。记者叶子榕 摄

“在土地流转前,稻作文化产业园是不同高差、大小不一的丘陵地块。2020年以来,我们通过平整土地、完善配套设施,把路网和水网一起规划,将土地改造成如今的现代化农田。原来每10亩需要耕作3个小时,现在通过机械化,1.5小时即可耕作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广西力拓米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吕玲介绍。

在田间地头,还有不少农户忙碌的身影。“以前许多耕地离家远、地块小,大家不愿意耕种,久而久之就撂荒了。‘小块并大块’后,机械化耕作省时省力。”长塘镇天堂村村民李莲桂说,农户在土地流转后不仅能获得租金收入,还能到产业园务工增加收入。

推进耕地撂荒治理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近年来,青秀区将撂荒地复耕复种整治作为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通过强组织、压责任、加投入等综合措施,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青秀区粮食种植面积任务为21.98万亩,实际完成22.52万亩;早稻播种任务为7.8万亩,实际完成7.82万亩。

今年开春以来,为实现2022年粮食稳产增产,确保城区粮食生产安全,城区立足“早计划、早部署、早落实”策略,科学制定春耕生产计划。今年计划完成粮食种植面积22.018万亩、早稻种植面积7.8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3.3万亩。

为切实打牢农业发展根基,青秀区积极引导各乡镇、开发区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着力优化农业产业体系,持续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综合效益。

青秀区还因地制宜开展农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长塘镇天堂村、中国—东盟稻作文化产业园的土地进行整治整合,实现土地“小块并大块”、零散成集中,为水稻种植转型机械化和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提供条件,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改造与特色产业建设相结合,将产业建设贯穿于土地整治全过程,实现乡村优化重构。

遏制耕地“非农化”

确保良田“粮”用

今年3月,青秀区长塘镇全面开展耕地种植速生桉专项清理整治行动,组建工作专班进村入户,向农户宣传禁止在永久基本农田内种植桉树等有关政策,积极做好种植户思想工作,动员基本农田内桉树种植户自行清理桉树“还田”。同时,加快土地流转,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信息化、特色化”,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目前长塘镇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动已全面开展,同时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力争大幅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长塘镇党委书记李显志说。

今年以来,青秀区按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的要求,着力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伶俐镇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并严厉查处违规违法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的行为;南阳镇落实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农业补贴的申报、统计、复核、公示、发放等工作,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青秀区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刘圩镇麓阳村、良合村、那烈村等区域深入开展一般性农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时恢复耕种;在伶俐镇石塘村水稻种植面积比较集中连片的区域统筹建设了500亩中低产田改良示范区和500亩绿肥种植示范区。目前,2021年下达的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已全部开工,今年下达的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也已完成初步设计县级评审。

下一步,青秀区将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质量,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打造粮食全产业链,逐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支持各村、组建设“大农场”,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和技术化程度,同时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农业建设、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托管代种、流转、水利建设等措施对撂荒耕地逐步进行分类治理,实现动态监管。

来源:南宁日报 记者 郭少东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